文章类型: 探索发现
关键词: 哈尔滨,地震,断水,2005年11月20日
内容摘要:

谁制造了“哈尔滨恐慌”

2015/7/14 15:53:30    来源:apple    阅读:

网络放大镜下的一个传言样本
  谁制造了“哈尔滨恐慌”?

  正如互联网上的跟帖所说,“只要有一个(传言)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民众通常会认为所有的传言都是正确的”。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谣言的自我传播速度,民众没有任何可以自我甄别的时间和空间,而只能将自己置身其中,最终将自己也变成传播传言的一个载体。

  11月20晚上8点55分,百度贴吧出现了一条新帖,一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内IP地址的网友发问,“是不是近期内哈尔滨要发生地震?”

  当时,这个消息很快被淹没在其他帖子中,仅有的三个跟帖用非常鄙视的语气大骂了该位网友的无知。但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知名网站的论坛上也出现了类似帖子。

  该帖出现不到十分钟后,另一位哈尔滨IP提出同样的问题。从此之后直到11月22日中午,“哈尔滨地震”的类似主题迅速升温,迅速拉动了“哈尔滨吧”在百度贴吧的排名。

  截至11月22日下午一点,记者收集到的类似发言已经突破十万个,并有明显的陆续增加迹象。

  它和其他论坛上的发言一起,最终构成了一场风波。这场风波传播势头凶猛,并将哈尔滨市的另一条通告牵连其中———因为市政管网维修原因,哈尔滨市22日中午12时起将全面暂停供水四日。

  被网络放大的地震谣言

  这是一个偶发事件,但其中充满了巧合。11月20日中午开始,黑龙江地震局的值班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市民纷纷打电话询问哈尔滨市近期是否会发生地震,该局给出的明确答复为:不会。

  与此同时,家中拥有电脑的哈尔滨市民开始寻求网络给出的答案——有迹可寻的路径是,在此段时间内,国内各大知名站点开始陆续收到类似帖子,主题指向异常明确,哈尔滨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地震。

  一个细微的迹象显示,这场风波渐渐在升级:市民们已经不再追问哈尔滨会不会发生地震,而转向寻求“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地震”。

  在网民的指向中,一个发自当地媒体的消息被多次引用。11月20日当地某媒体头版刊登了一条消息———19日,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灾害预防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忠信在会上强调,当前各种自然灾害多,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协调配合,把政府的注意力放在关注民计民生上,保护好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会议情况一同见报的还有另外一条消息,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哈尔滨市近期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而在此前一段时间内,因为宣传《防震法》的需要,黑龙江省地震局也动用了大量媒体宣传防震减灾工作———这与发生在7月底的黑龙江省的一次地震有关。

  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情,最终在民众心中被“自我联系”起来:之所以宣传防震减灾,是因为确实有可能在近期发生类似灾难。

  这成为传言集中爆发的内在逻辑———网易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完整地反映了这个过程。

  该帖子说,20日晚上吃饭的时候,有朋友来电话说“哈尔滨将发生5.3-5.8级地震”,而“今天哈尔滨市多家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在单位内部都开了会议,说明地震事件确有此事,如果震起来只有破坏程度大小而已”;“政府目前不能通过媒体对外报道,怕引起社会恐慌。”

  至此,这个事件再度升级。类似的版本越传越多。

  其中几个必不缺少的元素是,“我有一个亲戚(朋友),在地震局(政府、大型国企)担任高层,他们已经获得通报,哈尔滨将发生地震,政府正在研究应对措施”。对地震震中的描述,则集中在哈尔滨市中心。对于震级的诠释则已经从最初的5级左右上升至7.5级左右。

  与此同时,哈尔滨出现市民在街头搭建帐篷过夜的情况,并陆续有抢购食物储存生活用水的情况出现。

  11月21日上午,黑龙江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刘丹明确告诉媒体,关于说哈尔滨市近一段时间将会发生地震的说法是谣传,市民可以放心生活,不必恐慌,更不要以讹传讹。个别人采购食物储藏、带帐篷户外过夜等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至此,这个事件基本告一段落。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更大的一场风波正在酝酿过程中。

  断水传言成真

  11月21日中午,就在地震风波即将平息的时候,另一条帖子开始在各大论坛浮出水面———哈尔滨市水源受到不明污染,该市将全面停水数日。

  消息的源头与地震同样无迹可循———相对于“地震”消息传播时很多人的将信将疑,这个传言对于民众的杀伤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哈尔滨是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各方面用水量极大。一旦停水,诸多民众的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

  这条消息最终被证明是真实的———11月21日中午,哈尔滨市政府发布2005年26号公文称,“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为确保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

  这是停水事件中的第一个官方权威消息。

  按照政府公告消息,“自2005年11月22日20时左右,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具体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但与此同时,网络上针对此消息的各种传言已经开始暴涨———21日上午,该市各大个超市饮用水、饮料甚至啤酒脱销,诸多市民排队购买饮水水未果。据称,有诸多上班族为了购买家庭生活用水,甚至不惜旷工。

  上述网络言论在22日上午纷纷得到证实。根据当地媒体消息,21日上午,获知该消息的市民开始贮备水源,许多正在上班的市民赶回家储备生活用水,超市内从11点开始就拥进大批买水和饮料的市民,超市供不应求,饮用水和饮料顷刻间被抢购一空。

  至此,网络上针对“停水”的各个版本在突然之间获得了“公信力”,甚至起到了助推恐慌的作用———正如网络跟帖所说,“只要有一个(传言)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民众通常会认为所有的传言都是正确的”。

  事实证明了这个结论。

  此后,第二条官方消息公布,“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告: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对哈尔滨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检修并停水的时间为4天。”

  此次停水的原因和此前的26号公文不符———这再度在网上引发新一轮发帖高峰,“从水源可能污染转变至市政管网维修,这个结论转变是如此之快,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网民倾向于认为,“目前在零下十摄氏度的低温中,维修管道这个观点比较牵强。”

  但至记者发稿时止,哈尔滨方面尚未就此有正面回应。

  而在网络上,针对此次停水的原因正在成为新一轮讨论的开始。与“地震谣言”不同,这场风波的突发事先已经有迹象可循,但市民依然出现恐慌。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谣言的自我传播速度,民众没有任何可以自我甄别的时间和空间,而只能将自己置身其中,最终将自己也变成传播传言的一个载体。

  网上论坛消息称,22日上午,哈尔滨市原价一元的纯净水已经涨到4元,原价4元的大桶装纯净水居然涨到20元。很多大型连锁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的纯净水已经脱销。甚至饮料、啤酒、牛奶也成了热销商品。许多桶装水供应商也已告之已经断货。同时,大量的居民拥向附近郊区、县城购买桶装纯净水、瓶装纯净水。

  而11月22日截稿前,记者从哈尔滨市商务局了解到,针对哈尔滨市饮用水供应异常波动,市区内部分商场、超市出现抢购饮用水,使饮用水供应出现暂时紧张情况,哈尔滨市已启动应急预案,部署协调饮用水市场供应,并已从省内各市(县)调水,由各区对口接收省内各市(县)的送水。

  据了解,截止到11月22日早8时,哈尔滨市已从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大庆、齐齐哈尔、鸡西、五常等市共调入瓶装水、桶装水550吨,预计全天饮用水到货量将达到1500吨以上。此外,沈阳市也将紧急援助哈尔滨600吨饮用水。

  据新华网转述哈尔滨政府方面的消息称,哈尔滨市饮用水日需求量18600吨,有市内饮用水厂生产量和省内外兄弟城市的全力支援,全市日供水量可以基本满足居民饮用水需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5年11月25日08:17

(责任编辑:王京)

 

↑ 上一篇文章:日期DateTime类型在.net中模糊查询SQL数据库的思路分析 关键词:日期类型,DateTime,C#,.net,模糊查询,l.. 发布日期:2015/7/14 15:51:48
↓ 下一篇文章:内幕曝光:吉化双苯厂爆炸当天松花江就已被污染 关键词:哈尔滨,松花江,污染,断水,2005年11月20日 发布日期:2015/7/14 15:57:09
相关文章:
内幕曝光:吉化双苯厂爆炸当天松花江就已被污染 关键词:哈尔滨,松花江,污染,断水,2005年11月20日 发布日期:2015-07-14 15:57
相关目录:探索发现资料分享
我要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信息......